首页
健康资讯
医生资讯
健康问答
医院查找
疾病百科
天气
网站导航
夏季喝凉茶切莫过度饮用 对症选择
更新时间:2013-05-31 11:56:11

近日,家住杏林的王先生嗓子疼,妻子说夏枯草最降火了,便到山上采了好多夏枯草回家熬成一大盆凉茶给他喝。当天下午两点喝下凉茶,晚上7点,王先生感到上腹疼痛还伴有呕吐,后来竟不省人事,赶紧送去了第一医院。

医学科主任张民伟说,当时王先生气喘得很厉害,出现休克,测不到血压也没有呼吸,用了升压药也没用。最后医生给陈先生置换血浆,血液净化后,他的血压才慢慢升起来。张民伟提醒,夏枯草属于寒凉之物,湿气重、脾胃虚弱的人或患风湿病的人喝了容易腹泻,甚至病情加重。

吴女士的宝宝喝凉茶也喝出了问题。宝宝出生后长湿疹,眼屎也多,婆婆认为是胎热所致,经常煮小儿七星茶给宝宝喝。然而,宝宝还是照样火气大,不用开塞露的话几乎无法拉大便,赶紧送去医院。

医生认为,导致宝宝便秘的“元凶”就是他天天饮用的七星茶。原来,小儿七星茶含有味甘淡性寒的药物成分,其中一味淡竹叶,有清热除烦利尿之功,长期使用会使津液流失,肠道失润,因而也现便秘。

提醒1

三类人饮用凉茶应慎重

凉茶的一些成分也是中药,中药有寒凉温热之分,因此饮茶者需对“症”饮用。中医认为脾胃虚寒的人不能饮用凉茶。所谓脾胃虚寒即是胃肠怕凉,如饮凉水、冷饮、吹空调,易出现胃脘胀满、嗳气、腹痛、腹泻,舌质淡、苔白腻等症状。

儿童脾胃调节功能尚不健全,对外来药材的寒凉不能及时调整和适应,可能会影响消化吸收,出现腹痛腹泻。女性不宜过度饮用苦寒凉茶,尤其是在经期。因为寒凉刺激会使血流滞涩缓慢,容易引起痛经和月经不调。由于老人器官功能衰退,容易因凉茶的刺激而出现消化系统病变,加重肠胃负担。

中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劲松提醒,喝凉茶后出现皮肤瘙痒、发热、胸闷、皮疹、气喘及全身不适等异常情况,都属于过敏反应,有过敏反应的人不适宜再喝同样中草药成分的凉茶。

提醒2

睡前或空腹不宜饮用凉茶

喝凉茶还有时间的讲究。比如入睡前不宜喝凉茶,因为凉茶有利尿作用,有的人睡前喝凉茶会难以入睡,还会因尿量增加导致起夜次数多,影响睡眠质量。此外,空腹时也不宜喝凉茶。有人认为清晨起床后或空腹喝凉茶更有疗效,其实空腹喝凉茶会冲淡胃液不利于消化。凉茶性寒,会抑制胃肠活动而降低食欲,影响正餐胃口,还容易有反酸、口泛清水的不良反应,长期空腹喝凉茶容易引起胃痛及削弱胃肠功能。

此外,体虚又上火者,可以喝清补凉茶,如以沙参、麦冬、百合为主的糖水皆可。凉茶一般不要凉喝,最好温喝,才不会伤脾胃。

按体质选择凉茶

1.阴虚火旺型:阴虚火旺体质的人表现为舌红少苔、口鼻干燥、手足心热、烦热头晕、心慌失眠,这类人在干热少雨的夏季症状容易加重。推荐药茶:麦冬15g、生栀子10g、沙参10g。

2.肝阳上亢型:这类人群常出现头晕耳鸣、烦躁易怒、血压升高、面时潮红、失眠多梦、口苦口干症状,持续高温天气会加重症状。推荐药茶:杭菊花10g、天麻3g、钩藤10g。

3.痰湿热盛型:这类体质的人表现为舌苔厚腻、头晕胸闷、食欲不振,常在高温阴雨连绵的气候中症状加重。推荐药茶:茵陈10g、天竺黄12g、厚朴10g。

西瓜皮凉茶:可将外皮洗净后切碎去渣取汁,再加入少量白糖搅拌均匀,有去暑利尿解毒之功效。

薄荷凉茶:取薄荷叶、甘草各6克,加水1000克左右,煮沸5分钟后,放入白糖搅匀。常饮此凉茶可提神醒脑。

陈皮茶:将干橘子皮10克洗净,撕成小块,放入茶杯中,用开水冲入,盖上杯盖焖10分钟左右,然后去渣,放入少量白糖。稍凉后,放入冰箱中冰镇一下更好。

桑菊茶:将桑叶、白菊花各10克,甘草3克放入锅中稍煮,然后去渣叶,加入少量白糖。可散热清肺润喉,清肝明目,对风热感冒也有一定疗效。

荷叶凉茶:将半张荷叶撕成碎块,与中药滑石、白术各10克,甘草6克,放入水中,共煮20分钟左右,去渣取汁,放入少量白糖搅匀,冷却后饮用,可防暑降温。

鲜藕凉茶:将鲜藕75克洗净,切成片,放入锅内,倒入750克水,用文火煮。待锅内水煮至水量的三分之二即可,放入适量的白糖,常饮能去火化淤。

  • 女性健康
  • 女性情感
  • 职场风云
  • 美容护肤
  • 女性专题
  • 女性营养
  • 女性保健
  • 女性心理
  • 女性生理
  • 丰胸美体
  • 恋情故事
  • 两性情感
  • 婆媳之间
  • 家庭婚姻
  • 单身男女
  • 办公恋情
健康导航
疾病
医生
中医
男性
孕育
资讯
美容
减肥
医院
女性
老人
饮食
症状
检查
问答
体检
急救
护理
健康
温馨提示
进入夏季是中暑、热中风、肩周炎、水中毒、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,同时也是腹泻、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,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,网民如出现低血压、休克、心律失常、腹痛、腹泻、恶心、呕吐、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。
Copyright © 2000-2017 jiankang4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特别声明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。
电话: 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