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健康资讯
医生资讯
健康问答
医院查找
疾病百科
天气
网站导航
宅宅更健康 周末适当宅充电加分
更新时间:2013-05-29 12:40:41

“早晨睡到自然醒,然后一整天足不出户,自己动手做饭、看DVD电影,上网,读书,听音乐,或者干脆发呆。”如今周末双休日选择足不出户的“宅生活”城市人群日渐增多,休息时间他们更愿意选择隔绝现实,拒绝社交。

在上海打拼的张女士这样形容她的生活:“我把生活过成了两种极端,一端是没有喘息时间的忙碌,另一端是完全在家无所事事。”

宅生活有什么不好?

虽说宅属性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且萌点十足的属性,但若要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待这种生活态度的话,还是会引得人连连摇头。

1、缺乏运动

宅一族长期呆在家里,要么躺着要么坐着,总是是绝不站也绝不运动的。都说“生命在于运动”,如果长期缺乏运动,会导致肌肉松弛、骨质疏松、免疫力下降等问题,缺乏运动还可能导致肥胖,进而增加其他慢性生活病的发病可能。

2、缺乏营养

宅生活会让人懒得出去购物,吃东西随随便便填饱肚子就行,长期以往容易造成营养摄入不均衡或者营养不良,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。最后,长期宅家不出门接受阳光,会让人心情抑郁,同时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等,影响身体健康。因此综上来说,宅生活对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会超出我们的想象。

3、心理偏执

宅一族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,对某种东西会有狂热的爱好,除了自己喜欢的其他的都是自己不喜欢的,因此在心理上有走入偏执狂的倾向。同时,宅一族长期宅在家中,通过网络与社会打交道,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,容易导致宅一族的心理冷漠、偏离社会,还会影响宅一族正常的人际交往,导致心理的进一步阴暗和恶化,形成恶性循环。

宅生活有什么好处?聆听网友的声音

网友一:享受家庭欢乐

一周繁忙的工作之后,周末人们更愿意“宅”在家里,足不出户,自得其乐。选一些喜爱的电视节目,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,热热闹闹地观看,无形中亲情变得更加浓厚。买来莲子、枸杞、桂圆等,系上围裙,在厨房里慢条斯理地精心熬一锅热气腾腾的粥,一家人坐在一起,慢慢地品尝,尝出的全是亲情的味道。脱下职业装,换上喜爱的家居服,悠闲自在地给自己喜爱的花儿浇浇水、施施肥。周末是属于自己的,“周末宅生活”是一种朴素的回归,低碳、经济,乐在其中,幸福在其中,何乐而不为?

网友二:缓解工作压力

城市人工作生活压力相对较大,平日神经总绷得紧紧的,选择“周末宅生活”,来调剂心理和情绪,缓解紧张状态,不必去想那些繁重的工作任务和种种不得不去应付的人际关系,应该说是享受自我、放松自我的有效方式。

网友三:省钱

如今生活在城市中,只要出门,一举一动就必须花钱,有钱人自不必说,工薪阶层的钱往往堵不住窟窿。如此一来,“宅生活”的流行,一半是潇洒,一半是无奈。“宅”居在家,就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,撕下了平日的面具,找一下真正的自己,享受难得的纯属于自己的日子。

网友四:寻找心灵的宁静

在周末的时候,我喜欢待在家里,看报、上网、写稿,在一个安静、私密的环境中度过一天美好而又充实的时光,真是不亦乐乎。之所以选择“宅”在家里,是因为经过一周繁忙的工作后,很想给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个落脚点,干一些自己想干而平常又没有时间去干的事情,找回自我。

“周末适当宅”好处多多

我对“周末适当宅一宅”非常赞同,“周末抽一天宅生活”基本上就是对我双休日生活的真实写照。

1、彻底放松

平时由于工作多、事务忙,神经高度紧张,“周末宅生活”可以缓冲一下紧张的工作情绪,可以自由发号施令。

2、总结提高

平时在工作高速运转的情况下,很少有时间能对工作中得与失进行思考,周末能抽出时间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,找出不足可以避免再次失误,在不断总结中提高自己。

3、养精蓄锐

现实社交出去聚会不仅要花钱,更重要的是还非常耗费精力,“周末宅生活”更能让人的精神放松,以更好的状态投入一周又一周的循环工作中去。

编辑点评:平时工作繁忙,周末彻底放松,无所事事,这种大起大落的生活方式并不利于身心健康。周末两天,第一天“宅”在家里给自己充分放松,确实很有必要。第二天进行户外活动,则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工作需要。

  • 女性健康
  • 女性情感
  • 职场风云
  • 美容护肤
  • 女性专题
  • 女性营养
  • 女性保健
  • 女性心理
  • 女性生理
  • 丰胸美体
  • 恋情故事
  • 两性情感
  • 婆媳之间
  • 家庭婚姻
  • 单身男女
  • 办公恋情
健康导航
疾病
医生
中医
男性
孕育
资讯
美容
减肥
医院
女性
老人
饮食
症状
检查
问答
体检
急救
护理
健康
温馨提示
进入夏季是中暑、热中风、肩周炎、水中毒、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,同时也是腹泻、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,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,网民如出现低血压、休克、心律失常、腹痛、腹泻、恶心、呕吐、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。
Copyright © 2000-2017 jiankang4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特别声明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。
电话: 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