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健康资讯
医生资讯
健康问答
医院查找
疾病百科
天气
网站导航
夏天防晒 你准备好了吗?
更新时间:2012-11-09 12:15:15

任何事情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,采取适当的方法预防皮肤变黑生斑,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特别是25岁以后,个体新陈代谢减慢,皮肤开始走下坡路,这时紫外线等外界因素对皮肤的伤害是不可逆的,很难通过自身修复以求恢复原状。要取得理想的防晒美白效果,主要做好以下几点:

防晒

紫外线是造成黑色素沉淀皮肤变黑,形成黑斑,生成皱纹的直接元凶,所以要预防皮肤变黑生斑,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尽量减少紫外线照射。我们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:

1、避免暴晒。尽量避开阳光最强烈的上午10点至下午3点,以及海边、沙滩、山顶等处。

2、随身携带防紫外线伞、帽子、太阳镜、穿着棉麻制长袖衣服。但这些只能阻挡一部分紫外线,而且遮阳伞,太阳帽无法阻挡来自地面反射的紫外线.

3、正确使用防晒霜。

很多人觉得使用防晒霜并没有什么效果,这主要是使用方法不得当,正确使用防晒霜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:

⑴、根据所处场合选择具有不同SPF 值的防晒霜。所选用防晒霜不仅要有防中波紫外线UVB功能,也要有防长波紫外线UVA的功能。

防晒值越高,对皮肤的负担越大,越容易引起皮肤过敏。所以选用防晒霜,并不是防晒系数越大越好。并且最好在回到家中后,将防晒霜及时清洗。

日常生活可选用SPF值在10-15之间,SP+的防晒霜,逛街购物可选用SPF值在15-20之间,SP++的防晒霜,旅游可选用SPF值在20-30之间,SP+++的防晒霜,游泳、日光浴需选用SPF值在30以上的防晒霜,并且2-3小时补用一次,若进行水下活动,则需80分钟补用一次。

⑵、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即使在冬天,在室内,在阴天都会存在.在阴天或者树荫下,紫外线强度只会减少大约30%。所以防晒霜的使用要四季坚持,风雨无阻。

⑶、防晒霜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被吸收并发挥作用,所以应在出门前20-30分钟涂抹。

⑷、SPF 值不可累加,并且不能在上彩妆前使用,在补用防晒霜时,需先卸妆后再涂抹。

⑸、防晒霜使用需达到一定厚度才有效果。太薄达不到应有的效果,太厚又会给皮肤造成负担.一般涂抹量为每平方厘米2毫克,一双手臂一次应涂抹2-2.5克,面部一次应该涂抹1-1.5克。

4、阳光的伤害具有累积性。

成年人的黑色素大多起因于儿时所受的暴晒。美白抗斑防晒要从儿童做起,永不嫌早。6个月的婴儿不能进行海滨浴,7岁前幼儿要穿上T恤衫,涂抹儿童防晒霜,18岁以前是防晒的关键。

5、及时进行晒后修复

晒黑是一种烫伤状态,对于已经暴晒过的皮肤,要及时做晒后修复。可用冷水或冰水冷敷,或用超声波冷喷20分钟,以降低黑色素与自由基的活性,并补充水分,最大程度的减轻紫外线的伤害。也可使用含芦荟,薄荷等成分的晒后修复产品进行修复

保持精神愉快,生活规律,适当运动。

精神上的干扰会产生激素分泌异常。心情紧张、焦虑、脾气暴躁、失眠疲劳,都会加重黑斑的产生与扩大。激素失调,导致黑色素细胞分子分布不均匀,而适当的运动可预防疾病,加速血液循环,调节气血与内分泌,有一定的防斑作用。

营养均衡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。

营养摄取不足易引发营养缺失,会导致肠胃功能失调,肝脏功能不佳,使黑斑更加严重。而刺激性食物,尤其是咖啡、可乐、浓茶、烟酒等,会引致黑色素分子浮在皮肤表层,形成并扩大黑斑。南方老年人长老年斑的情况多于北方,与他们多养成喝浓茶的习惯是不无关系的。

相反,Vc及VB3能有效抑制黑色素形成,减少黑色素向角质细胞传递,促进黑色素细胞脱落,促进表皮蛋白质合成,以增强肌肤自身防御能力。因此,在饮食上应注意多吃富含Vc及VB3的水果、蔬菜,并避免在日晒前食用柑桔、柠檬、胡萝卜、芹菜、香菜等光敏性食物。

避免使用劣质化妆品及某些药品。

有些化妆品含化学色素及矿物油过多,对于吸收紫外线特别敏感,因而刺激黑色素细胞繁殖。还有些美白产品为片面追求一时的美白效果,含汞铅严重超标,长时间使用也会造成化妆品中毒,形成黑斑。

另外,长期口服避孕药,或对其它一些药物过敏,也会引起黑斑的形成。

  • 女性健康
  • 女性情感
  • 职场风云
  • 美容护肤
  • 女性专题
  • 女性营养
  • 女性保健
  • 女性心理
  • 女性生理
  • 丰胸美体
  • 恋情故事
  • 两性情感
  • 婆媳之间
  • 家庭婚姻
  • 单身男女
  • 办公恋情
健康导航
疾病
医生
中医
男性
孕育
资讯
美容
减肥
医院
女性
老人
饮食
症状
检查
问答
体检
急救
护理
健康
温馨提示
进入夏季是中暑、热中风、肩周炎、水中毒、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,同时也是腹泻、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,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,网民如出现低血压、休克、心律失常、腹痛、腹泻、恶心、呕吐、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。
Copyright © 2000-2017 jiankang4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特别声明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。
电话: 邮箱: